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潛艇失事70官兵罹難,海外軍事專家猜測原因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5月3日

據中國官方報導,中國海軍一艘常規動力潛艇在黃海海域附近訓練時失事,艇上70名官兵不幸全部遇難。 國外軍事專家紛紛猜測事故的原因。

https://p.dw.com/p/3b3f
2000年8月12日失事的俄羅斯「庫爾克斯」號核潛艇圖片來源: AP

事故發生在山東省內渤海灣入口處的內長山要塞以東黃海海域。中國海軍提供的消息是該潛艇因機械故障失事,艇上70名官兵不幸全部遇難。據中國新華社5月2日提供的官方報導,失事潛艇已被拖回港口,善後工作正在妥善處理。中國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發出唁電哀悼海軍361號潛艇遇難官兵並慰問遇難官兵親屬。

新華社的報導對失事詳情沒有透露。根據海外有關中國的新聞網站提供的資料,這艘失事的中國海軍編號為361的潛艇屬於「明」級「長城61號」常規潛艇,屬東海艦隊司令部統領,是該艦隊27艘常規潛艇的其中一艘。

「明」級潛艇在70年代開始服役,是中國在六十年代仿造蘇聯R級潛艦研製的第一代常規動力魚雷攻擊潛艇。而蘇聯的R級潛艇則是對二戰其間德國的「二十一型」潛艇的仿製。這種潛艇採用了航向自動操舵儀和深度自動操舵儀,在所有航速範圍內潛艇保證有正常的操縱性。根據現代的潛艇標準,這一類型的潛艇早已過了時,但是還可以用在巡邏和海岸防衛上。

台灣的一位軍事專家向法新社透露說,目前中國海軍總共有4到5艘「明」級潛艇在服役;中國海軍總共擁有的潛艇數量估計為40到100艘。這位台灣軍事專家還說:「總的來說,中國大陸的潛艇品質並不可靠,艦隊的整體水準不高。」而德新社援引中國有關軍事網站的資料說,中國擁有19艘「明」級潛艇,建造時間為1971年到1996年。「明」級潛艇長76米,潛航排水量為2300噸,潛航時速為33公里。該潛艇水上航行由兩個柴油機驅動,水下則由電力驅動,因此與核動力潛艇相區別,被稱為常規動力潛艇。

根據西方軍事觀察家的觀點,中國的潛艇開發與建造計劃正在面臨著很大的困難。著名的軍事專業雜誌「簡氏防務周刊」曾報導說,中國在90年代中期曾試圖開發「宋」級潛艇,但未獲成功。該雜誌還報導說,去年中國曾經與俄羅斯就購買總價值為16億美元的8艘K級潛艇進行了談判。德新社的報導說,中國目前只有一艘可在世界範圍內執行任務的夏級核動力導彈潛艦。

另據德新社報導,西方駐中國的一位外交武官判斷說,中國發布消息時失事的船隻已經被拖進了港口,這說明事故是發生在若干天前。這位武官說,這是中國首次公佈的潛艇事故,而在過去這是屬於軍事秘密。

另一位台灣軍事專家對德新社說,這艘「明」級潛艇的失事原因可能是艙內失火、爆炸或者電池洩露產生了毒氣。他估計,這艘潛艇出事時正處於水面上,或者是事故發生後艦艇人員還來得及把潛艇升上了水面。因為如果潛艇是在水下出事並沉到海底,中國很可能自己沒有能力將潛艇打撈上水面,而且打撈工作也不可能不被日本和韓國方面所觀察到。據說,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和俄羅斯有能力將失事潛艇打撈上水面。

這次中國潛艇的失事讓人想起於2002年8月12日失事的俄羅斯核潛艇「庫爾克斯」號。在那一次事故中,艦艇上的118名俄羅斯海軍官兵全部葬身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