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不付盧布,德國為何能繼續購買俄天然氣?

2022年6月6日

由於拒絕向俄羅斯天然氣公司支付盧布,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被俄羅斯「斷氣」。但仍在以歐元支付的德國,為何沒有遭到此厄運?

https://p.dw.com/p/4CKL9
Russische Rubel Banknoten
圖片來源: Sven Hoppe/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上周,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宣佈停止向荷蘭天然氣貿易商GasTerra、丹麥能源供應商Ørsted 以及殼牌歐洲(Shell Energy Europe)供應天然氣。Gazprom稱,原因是這幾家公司拒絕改用盧布支付。

根據俄羅斯總統普丁的一道行政令,所謂「不友好」國家的天然氣進口商自4月份起必須用盧布支付天然氣。而在此之前,Gazprom已停止向波蘭、保加利亞和芬蘭供氣。這些國家均拒絕採用俄方規定的新付款方式。

「竅門」是所謂的K賬戶,即一種雙重賬戶。比如一家德國進口商,會在下屬的天然氣工業銀行開設兩個平行的賬戶。第一個賬戶用於匯入歐元,銀行將其兌換成盧布轉入第二個賬戶,再支付給Gazprom。這樣,客戶可以名正言順地匯入歐元,而Gazprom到手的則是盧布,符合雙方政府的規定要求,又可以讓交易不受影響,可謂雙贏。

據德國《明鏡》周刊報導,位於杜塞道夫的能源公司Uniper上周向Gazprom匯出一筆數千萬歐元的天然氣付款。Uniper原屬於德國最大的能源供應商意昂(E.on)。

由俄羅斯方面首先提議的K賬戶的做法實際上在規避制裁,但得到歐盟及成員國的默許。德國主要的能源公司就此曾與柏林政府進行過細致的磋商。德國經濟部一位發言人上周對《法蘭克福匯報》證實,開設K賬戶並不違反對俄羅斯的制裁,德國一直遵守歐盟的有關規定。

據德新社報導,歐盟委員會的立場是,如果進口商向屬於Gazprom的賬戶匯入的是歐元或美元——正如購買合同所約定的那樣,就不視為違反制裁。

並不是所有向德國市場供氣的能源公司都使用了K賬戶。殼牌歐洲(Shell Energy Europe)就沒有在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設立盧布賬戶,在上周被俄方停止供氣。不過德國經濟部表示,該公司向德國的天然氣供應總量並不多,可以其它渠道補償,因此不會對德國的天然氣供應產生影響。 

德國在資助俄羅斯的侵略戰爭?

(德新社、明鏡)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