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议员谈六四20周年 | 在线报导 | DW | 04.06.2009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在线报导

德国议员谈六四20周年

天安门民主运动遭血腥镇压20周年之际,德国联邦议院联盟党团人权事务发言人施泰因巴赫发表声明,向六四死难者表示哀悼,敦促中国政府公布当年事件的真相。施泰因巴赫表示,20年前发生在前民主德国的抗议浪潮,最终使当地民众获得了自由,并促成了两德的统一。出于这一原因,德国公众社会更不应当忘记20年前发生在北京的血腥事件。

德国联邦议院联盟党团人权事务发言人埃丽卡·施泰因巴赫

德国联邦议院联盟党团人权事务发言人埃丽卡·施泰因巴赫

德国之声: 20年前的今天,中国政府动用军队和坦克镇压了北京和平请愿的学生和民众.当时,德国政府曾对这一行径作出强烈谴责.那么,20年后的今天您会向北京发出什么样的信号呢?

施泰因巴赫: 如果当时发生的许多惨痛事件能够得到澄清,公布真相,将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直到今天,仍有很多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当时是怎么死于非命的。今年也是德国发生重大变革的20周年,20年前发生在前民主德国的民众运动中,自由和民主最终获得了胜利,因此,对德国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20周年纪念。我希望,中国方面也能意识到,民众对自由的渴望是无法长期压制的。因为,20年前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抗议活动事实上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民众要求获得自由。示威者并没有暴力行为,他们是以和平的方式发出了对自由的诉求。

德国之声:您认为,为了促成对20年前六四事件的重新评价,德国政府能够做些什么呢?

施泰因巴赫:我认为,重新评价20年前这场事件的主要动因应当来自中国内部。也许有朝一日中国新一代的领导人会以开明和对国家负责的态度看待这一事件。而外界能做的只是不断告诫中国政府,赋予民众更多的自由对中国利大于弊。德国总理默克尔每次同中国领导人会晤都会强调这一点,此外,默克尔也同中国的民权积极分子保持了频繁的联系。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中国这样的政府,采取说教的态度是不会有太多收效的。

德国之声:在人权和外交政策方面,德国对待中国的态度似乎和对待朝鲜,缅甸政府的态度非常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

施泰因巴赫:我不认为存在这种区别。我要强调的是,默克尔总理每次访华,都会明确谈及人权问题。如果其他国家领导人访华时也能这样做,那么这种努力早晚是会产生效果的。不过,我想最重要的还是民众自身的努力。当年民主德国时期,正是民众通过自身的奋斗推倒了柏林墙,最终获得了自由。20年前的天安门民主运动说明,中国有成千上万的民众渴望获得自由。这种对自由的渴望反映了他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因为,他们相信,只有祖国获得了自由,才能有良好的发展。

德国之声:中国政府认为,正是当年采取了所谓的"果断措施",才有了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您认为这种理由可以接受吗?

施泰因巴赫:中国政府的这种自我辩解显然是不合逻辑的。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结束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许多年以前,中国曾完全同外部世界隔离,后来,中国政府改变了这种政策。也许有一天,中国政府也会改变对待民众自由权利的态度。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政府近日的表述说明,他们并没有吸取教训。


记者:达扬

责编:乐然



DW.COM

  • 日期 04.06.2009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I3Ki
  • 日期 04.06.2009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I3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