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唱衰中国,北京对外国经济学家冷脸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18.02.2014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忧唱衰中国,北京对外国经济学家冷脸

中共宣传部向媒体下达指示,关于中国经济的访谈节目时,尽量邀请国内证券和银行的经济人士,而中国央行向外资银行披露信息时也变得小心,这些都为了规避外资银行的经济学家唱衰中国经济。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自去年开始,中国银监会就银行业发展的会议,减少邀请外资银行参加闭门会议的次数。据两位和银监会有工作关系的中国经济学家表示,目前这类会议只对极少数银监会信任的外资银行人士开放。另外中国央行和银监部门在向外资银行披露信息时也变得小心起来。与此同时中国官员对外资银行的研究报告更为谨慎,并且疏远国际银行的经济分析师。专家认为中国政府在经济问题上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一些官员倾向于相信外资银行与外国政府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的阴谋论,担忧他们将央行和监管机构会议上的信息传给外国政府。

《南华早报》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媒体人士曝料,称中共中央宣传部向主要官媒下达指令,要求他们在在邀请经济学者谈论中国经济时,谨慎对待可能提到中国经济腾飞过后将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等话题。虽然没有一份正式下达的经济学者黑名单或白名单,但宣传部门鼓励媒体邀请国内证券和银行的经济师。而外资银行和证券机构的经济学家开始遭到冷遇。

据路透社2月14日报道,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将出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与内部提拔干部不同,马骏将成为中国央行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外聘人才之一。马骏曾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8年,任经济学家和高级经济学家,2000年加入德意志银行。中国媒体《北京青年报》在报道该消息时,称马骏在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判断上绝对是一个"乐观派",预计2014年中国GDP增长8.6%,大大高于市场平均预期。

《南华早报》在报道中称马骏任职获得央行行长周小川的支持,该报也援引消息人士透露,马骏的提名很快引来了央行内部和其他政府机构的反对声音。这其中包括中共中央组织部。至少一名反对任命马骏的官员提醒其他央行官员,称前苏联曾任命一位倾向美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家,为该国就货币政策提供意见。此事据称推动了苏联在90年代初的解体。

Zentrale der People's Bank of China - chinesischen Zentralbank

中国人民银行

"下一波可能被清理的就是外资银行分析师"

中国官媒《参考消息》1月17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14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显示,中国的财政状况比官方数据显示的更糟糕。报告指出,中央政府最大的挑战是制定更好的制度来管理和监控地方政府借贷,以防止附加风险累积,确保重要的社会和基础设施支出有充足的资金。其他挑战包括减少地方政府对卖地还债的依赖。中国国家发改委2013年12月曾表示,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总体在可控制范围内。

2013年3月,中国媒体"财经网"刊发国际知名投行机构野村证券的报告,称中国正显现出金融危机前的特征。该机构的经济学家张智威和陈家瑶表示中国经济正在显现"杠杆化快速升高、潜在增速下滑、房价上升"等警示信号,预计市场风险的恶化,将会造成贫富差距的扩大。其后该机构多次看衰中国经济。

类似IMF和野村证券等经济学家的分析与判断常常与中国官方在经济上的信心,或与中国官方经济学者的判断不同。未知中国官方近期一系列针对外资银行、证券机构的经济学家的举动是否与此有关?

网络活跃人士、时政评论人Alan Huang对此在推特上发表评论:"当中国的危机从政治层面向经济层面扩散,可以预见,继外媒记者遭到驱逐之后,下一波要遭到清理的应该就是外资银行的分析师。反正只要天朝一有家丑,第一个反应就是把外人轰出去。审查和自我审查的压力也将在经济新闻领域集中体现,反正相同的手法再来一遍,届时分析师也得参加政治学习班。"

China Architektur

野村证券专家预测中国经济的风险信号,包括房价上升等.

"海外背景经济学家遇冷应是阶段性的舆论控制"

中国知名经济学者、前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向德国之声表示,同其它领域相比较,中国在经济方面相对开放,言论的尺度远超政治、社会公共话题等,如果媒体人员对《南华早报》曝料属实,海外经济学家遇冷应该是宣传部门阶段性的舆论控制:"大概政府希望目前正面看中国经济的消息多一点,特别不要形成海外投行的经济学家集体看空中国经济的局面,不要形成不利的信息报道局面,应该不会是趋势性而是一段时间的。也不会是全面性的。"

赵晓认为,无论是海外机构还是中国本土的经济学家,既有唱空中国经济、也有也有唱多中国经济的不同观点相继出台,只要这些经济学者不违反职业操守而得出中国经济的预判,中国政府都不应以背景作出假设,更应该去意识形态化:"有一些人有海外背景,但他能够忠于职守,能够客观发声就可以了,至于他有何背景,其实并不重要。他们的预判,最终会由实践来检验。"

作者:吴雨

责编:叶宣

DW.COM

相关音频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