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惹《图片报》!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08.01.2012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千万不要惹《图片报》!

《图片报》是欧洲最有影响力的日报之一。就是这份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披露了德国总统武尔夫的个人贷款“丑闻”。

德国总统武尔夫与图片报总编迪克曼

德国总统武尔夫与图片报总编迪克曼

在德国,图片报早已成为大众通俗报纸的代名词。德国人在生活中几乎避不开《图片报》,对这份报纸的看法是"非爱即恨"。一派称这是一份"反动"报纸,另一派则认为它是民主社会的一个监督机构,甚至体现了新闻传播的一种艺术。

设计的艺术

Bildergalerie 55 Jahre Bildzeitung. Plakate und andere Spuren

“我们是教皇”

图片报目前的发行量为400万份,在其辉煌时期发行量达到过近600万份。"图片报的高超技艺在于,能传达一种经过设计的思考,让每个读者都能明白,不管他受没受过高等教育。"柏林的媒体专家波尔茨(Norbert Bolz)分析道:"那里的记者编辑懂得如何作为新闻艺术家,完成他们的设计任务。"

典型的视觉形式是巨大的通栏标题,用寥寥数语俏皮地点出当日的主题。例如在德国红衣主教拉青格当选教皇本笃16世时,图片报的头条标题是"我们是教皇"。

新闻"肉搏战"

Deutschland Schriftsteller und Journalist Günther Wallraff in Köln

图片报批评者瓦尔拉夫

图片报讲述的故事往往附有大量照片,借助名人或"受害者"的形象突出当事人的角色。波尔茨认为这是通俗媒体的核心要务-让人物自己开口说话,而不需借助抽象的概念或理论。但批评者则正是看不惯这一点。著名作家、记者瓦尔拉夫(Guenther Wallraff)曾在70年代乔装成应聘记者混入图片报编辑部,暗中了解该报的新闻调查手段,并出书披露令人震惊的细节,包括记者以心理暗示的方法引诱或胁迫当事人爆料报纸希望得到的"事实"。

著名作家伯尔的小说《失去名誉的卡塔琳娜·布卢姆》中就虚构了一个不择手段的图片报记者。这个人物成了"坏记者"的化身,因为他为了达到目的,手法粗暴,甚至不惜毁掉他人的生活。

在上世纪60和70年代,图片报是德国左派和学生运动的头号敌人。人们指责发行该报的斯普林格出版社立场偏颇,一贯支持保守政治力量,那里的新闻工作者被批为有失中立和"新法西斯主义"。

"《图片报》造英雄"

时至今日,指责《图片报》与政界过从甚密的批评一直没有消失。据说一些政治家主动向《图片报》提供照片和报道素材,交换条件可能是有关他(她)的善意报道。瓦尔拉夫也承认:"图片报参与政治,伴随政治,并对政治施加影响力。"他说:"这种做法有时很成功,有时适得其反,古滕贝格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位前国防部长、保守派阵营的希望之星一直是通俗媒体的宠儿,图片报多年来热捧的明星。

与70年代不同的是,通俗媒体在选择它们的明星时已不再受党派的限制。波尔茨说:"图片报与施罗德打交道或许比与一位乏味的基民盟政治家更顺手。"因为通俗媒体最基本的要素是"轰动消息、丑闻和名星","如果一位政治家具有明星般的地位,图片报才不会管他是哪个党的。"

至于图片报和德国总统武尔夫目前的纷争,《南德意志报》的政治版负责人普兰特尔(Heribert Prantl)认为,图片报还没有越过界限,其作为还称不上是"故意整人"。"作为记者当然不能闯入总统私宅,但对他的个人财产提出问题,并进行调查,这属于记者的任务。"

社会的哈哈镜

瓦尔拉夫的结论是,《图片报》是一面镜子,当然常常是一面让人扭曲变形的哈哈镜,折射出德国社会的种种病态。

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德国关于通俗媒体的讨论还显得相当克制。在法国,当戴安娜因被狗仔队追逐而车毁人亡后,曾掀起过一场激烈的讨论。英国《世界新闻报》因窃听受害者和名人电话,迫于压力最终停刊。而瑞士的《周日视线报》则因在一张据称是某国大使情人的裸体照片上造假而让主编丢了饭碗。

作者:Johanna Schmeller 编译:叶宣

责编:洪沙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