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糕被天价,如何反思?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05.12.2012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切糕被天价,如何反思?

新疆维吾尔族的风味食品"切糕"近日成为中国网络上的高频词。而所谓"切糕事件"的导火索是岳阳公安警事的一则微博告示。

(德国之声中文网)"一块切糕一平方,一个切糕换套房。","黄金万两抵不上切糕一坨。""宁愿坐在切糕车上哭,也不愿坐在宝马车里笑。""奥巴马宣布,超过万亿的国债将以二百斤切糕的形式归还中国。""岳阳自古多奇人,公安"明"警树新风,一车切糕16万,开开心心把家还!"......

调侃中的敌意

两天前出现并被广为转载的这些微博"语录"源于一条有关新疆切糕赔偿的官方微博。12月3日,一个实名认证为"岳阳公安警事"的微博发出警情快报,称"村民凌某在购买新疆人核桃仁糖果时,因语言沟通不畅造成误会,双方口角导致肢体冲突引发群体殴打事件。事件造成二人轻伤,损坏核桃仁糖果约16万。加损坏的摩托车和受伤人员共计20万。", 微博中还说,警方已将凌某刑事拘留,"十六名新疆人员财物得到赔偿并被遣返回疆。"

该微博发出后,不到一天时间里,仅在微博上就引发了两百万条跟贴留言。大部分"博友"都以调侃的风格对"赔偿"金额提出质疑。一时间,切糕成了"硬通货",卖糕人成了"糕富帅",而诸如"十年前在西安被切糕伤过一次,一刀下去100多,当时死的心都有了"以及"买的时候说五块,他称完要我付五十,不然一群新疆人围过来要砍我"这样以"受害者"形象出现的跟贴更是将矛头直指新疆人。

Police officers patrol a street in Kashgar, in western China's Xinjiang region, Monday, July 5, 2010. Teams of police patrolled streets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Xinjiang on Monday as stringent security was imposed for the one-year anniversary of China's worst ethnic violence in decades. (AP Photo) ** CHINA OUT **

喀什干街头的武警

切糕掉价

但令网民感到蹊跷的是,引发热议的"岳阳公安警事"发出的这条警情快报不久后就被删除。而到了12月5日,事情仿佛"真相大白",新华社官方微博"新华观点"发布消息称,岳阳市公安局对此前"岳阳公安警事"微博未经核实发布不准确信息深表歉意,"经物价、司法鉴定,被损的16台三轮摩托车、车上核桃仁糖果5520斤的损失以及受害人医疗费用共计15万余元。"

危险的民族标签化倾向

16台三轮摩托车和5520斤核桃仁糖果被损,再加上受害人医疗费用-15万余元的总金额不会引起任何质疑,更不会带来语焉不详的"损坏核桃仁糖果16万"所引起的轰动效应。但从这起"切糕事件"中,观察家们也看到了危险的倾向。民族大学副教授,维吾尔在线的创办人伊力哈木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指出:"这个微博发出后,汉族民众中许多人在微博上把整个民族标签化。我看到这个消息以及后来在微博上的反应后,觉得这在中国是一个很危险的趋势:也就是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尤其针对维吾尔族的民族主义很严重。而且我对维汉关系的前景确实很担忧。"

伊力哈木表示,七五事件后,维汉关系一直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现在警方发出这种未经证实的消息,无疑将使民族关系的改善变得更为困难。他说:"我们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这个切糕事件,哪怕这是事实,会造成这么强烈的反应。背后的因素是什么?折射出什么样的问题。这应是我们关注的。而且当局应当承担责任。现在当局虽然来澄清,但后果已经造成了,社会影响已经造成了。"

VR China Chinesische Seidenstraße Autonome Provinz Xinjiang-Uigur Oase Turfan Marktstände entalng der Hauptallee mit Melonenverkauf Foto: Jürgen Sorges

伊力哈木在新浪微博上还指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对'切糕'的大肆渲染无疑恶化了维吾尔人的形象,使得部分华人对维吾尔整体'反感'。不过,虽然'切糕'只是个人行为,也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但为什么揪住其民族不放呢?一些媒体和人借此事件来兴风作浪来达到破坏维吾尔形象,以此达到其政治目的?这也给维汉关系增加了负面因素。"

12月5日,岳阳公安局就"岳阳公安警事"微博未经核实发布不准确信息道歉的消息传开后,中国舆情中心观察员贾壮也在媒体(《证券时报》)上发表评论,指出这起"切糕事件中出现了一种不应有的贴标签倾向,当某个群体被习惯性地标签化之后,会影响公众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进而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从调侃到反思

而中国网民中也不乏理性的声音。一位名叫"佳泉" 的网友就在博客上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一名好学习、重诚信的新疆卖糕人,介绍了一些内地人不了解的有关切糕的信息,并且提出了"明码标价",做好宣传工作等建议。

短短三天,从调侃到反思。关注"切糕事件"的人们在看到"天价切糕"掉成"平价"后,或许下一次会对"官方"信息会有更审慎的反应。而从中暴露的民族情绪,却并非能够随着切糕事件告一段落而迅速化解。从"切糕"回归"平价"到维汉之间的"平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重新反思"切糕事件"或许将是迈出的第一步。

作者:乐然

责编:洪沙

DW.COM

相关音频视频